电镀生产是电镀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电镀生产的控制,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增加效益。
(1)减少杂质的带入量。
要采用去离子水配制电镀溶液,入镀槽前要清洗工件,使电镀溶液中的杂质减少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化工原料、阳极、工装挂具等带人杂质的量。
(2)清除电镀溶液中的杂质。
主要采取过滤法、电化学法和其他方法。一是过滤法。它分为连续过滤法和定期过滤法。前者主要是清除电镀溶液中机械杂质、有机杂质,还能起搅拌的作用。后者主要是定期处理电镀溶液后分离沉淀及其吸附物的方法。此法可能导致溶液的损失,要尽可能减少此法的使用次数。很多电镀厂家在进行电镀表面加工时,往往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结合力不强、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等问题的出现,所以为能确保镀层的质量,电镀加工前的注意事项必须了解。二是电化学处理方法。一般用以清除电镀溶液中的金属杂质。三是其他处理方法。其中离子交换法、冷冻法使用较多,渗法及膜分离法因其生产成本和膜的质量问题,使用并不广泛。
市面上很多的金属外壳以及零部件为了更好的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行电镀,镀层的光亮性和整平性优于其它体系;与电镜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分析特定微观形貌的成分,适合于材质确认,异常分析,逆向解剖等用途。电流效率,沉积速度快;氢过电位低的钢材如高碳钢,铸件,锻件等容易施镀。但是由于氯离子的弱酸性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一方面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另一方面此类电镀的镀液不适应需加辅助阳的深孔或管状零件。
1、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光泽剂、稳定剂、柔软剂、润湿剂低区走位剂等,光泽剂又分为主光泽剂,载体光亮剂和辅助光泽剂等,对于同一主盐体系,使用不同厂商制作的添加剂,所得镀层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别。
2、电镀设备
挂具:方形挂具与方形镀槽配合使用,圆形挂具与圆形镀槽配合使用. 圆形镀槽和挂具更有利于电流分布均匀,方形挂具则需在挂具周围加设诸如铁丝网之类的分散电流装置或缩短两侧阳板的长度。
搅拌装置:促进溶液流动,使溶液状态分布均匀,消除气泡在工件表面的停留.电源:直流,稳定性好,波纹系数小。根据油脂的种类和性质,除油剂包含两种主体成分,碱类助洗剂和表面活性剂。
相信大家都知道电镀加工每一个工序都至关重要,有可能一道工序的疏忽,造成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合格率,不锈钢电镀加工,电镀溶液发黑也会造成不良产品电镀品的产生,因此电镀溶液发黑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倘若电镀溶液处理得当的话,将会大大提高电镀产品的合格率,也能提高电镀溶液的使用寿命。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电镀溶液发黑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改善。电镀对环境造成的伤害:电镀废气的治理方法根据在《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规定,对电镀钩工艺及设施必须安装局部气体收集系统,并进行集中净化治理,才能统一由排气筒排放到大气中。
1、电镀产品前处理必须干净、彻底、对一些油垢、锈蚀要时常进行过滤。不然沉积太多,造成电镀溶液发黑,寿命大大减少。
2、必要的时候采用两个养护槽进行电镀加工的氧化。不仅解决红色挂灰问题,而且提高了电镀溶液的寿命。
3、生产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或者一次完成,因为每一次给电镀溶液加温,都会造成有分子的流逝,造成没必要的浪费。
4、按照规范操作,严格把好每一个关卡,尤其是电镀溶液加热这道关卡,至关重要,水电镀加工,电镀溶液温度过高,会造成红色挂灰问题,温度偏低,会造成电镀品镀层上不去或者镀层偏薄。因此,一定要时刻注意电镀溶液温度。
5、一些电镀小零件有很大的几率会掉入电镀溶液槽内,电镀加工,造成有效分子的流失。所以一定要进行及时打捞。
如何选择钢铁件镀银的预镀层?
钢铁零件镀银应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预镀层,对于导电性要求较高的电器零件,应选择结晶细致的青化铜作为预镀层。
当零件在150℃以上条件下长期使用时,则预镀酸性镍层比预镀铜层好,因为在基体金属与镀层的界面上由银扩散形成的银一铜合金脆性较大,对镀层的结合力起有害作用。
当钢铁零件镀银作为高温抗养化密封镀层时,则应选择镀镍和镀金作为预镀层和中间层。
由于金属层优先扩散到基体金属之后,阻止了镀银层在高温氧化条件下的扩散和起泡,使镀银层在此条件下产生了较佳的密封性和好的结合力。
钢铁件镀银的结合力好坏决定于预镀层的金属既能与基体金属形成合金互渗镀层,又能与银层形成合金,这也是选择预镀层及中间镀层的标准条件之一。
能与铁形成合金的金属有镍、钴、金、钯等,能与银形成合金的金属有铜、镍、金、钯等,根据钢铁零件的使用环境和用途,可选择适当的预镀层及中间层。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镀锌电镀厂的德鸿表面处理于2025/5/6 9:36:0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anqing.mf1288.com/whdehong-2860352431.html